说起土茯苓,懂行的老中医都知道它是治痛风的 “好手”。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载:“健脾胃,强筋骨,去风湿”,而清代的《本草备要》更明确说它可 “治杨梅疮毒,瘰疬疮肿”,这里的 “疮肿” 就包含了湿热下注引起的关节肿痛,与现代说的痛风急性发作很像。
从中医来看,痛风多是因为体内湿热太盛,浊毒排不出去,瘀在关节里,土茯苓的妙处就在于既能清湿热,又能把这些 “浊毒” 通过小便排出去,从根上缓解疼痛。
土茯苓配萆薢:临床经典组合。萆薢利湿去浊、祛风除痹,与土茯苓协同,像 “排污泵” 清关节湿浊、通经络,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,缓解关节红肿热痛。
土茯苓配薏苡仁:偏慢性调理。薏苡仁健脾祛湿、清热排脓,与土茯苓结合,标本兼顾,缓解疼痛又健脾。适合痛风患者伴身体沉重、大便黏腻等脾虚有湿表现,减少发作。
土茯苓配车前子:专攻 “排毒”。车前子利尿通淋,助湿热从尿液排出,与土茯苓强强联手,加速尿酸排出,减轻疼痛。适合尿酸数值一直降不下来,关节常常隐隐作痛,排尿量较少的痛风者。
土茯苓配当归:当归活血养血,与土茯苓配合,一通瘀一排毒,应对瘀血与浊毒交织之证,疏通瘀堵经络,畅达气血。适用于痛风日久、关节痛麻者。
去年夏天碰到个病人,姓张,53岁,痛风犯了快十年。来看病的时候,右脚大脚趾又红又肿,疼得没法落地,晚上疼得睡不着,舌头伸出来红红的,苔又黄又腻,把脉发现脉滑数。他说最近喝了几次啤酒,吃了火锅,第二天就发作了,这是典型的湿热浊毒瘀阻经络。
中医辨证属湿热痹阻证,方中的土茯苓和萆薢清湿热、排浊毒,薏苡仁健脾祛湿,车前子利尿排毒,当归活血通络,忍冬藤和黄柏加强清热之力,牛膝把药引到发病的关节。
吃了三副药,病人说疼痛减轻了,能下地慢慢走,红肿也消了些。接着又调了方子,把黄柏去掉,加了白术健脾,再吃了7副,关节不疼了,复查尿酸也从580降到了420。之后让他用土茯苓和薏苡仁煮水当茶喝,平时平时要管住嘴,少碰高嘌呤食物,随访半年,也没再发作。
土茯苓治痛风,关键在搭配。急性发作时,配萆薢、车前子快速清浊止痛;慢性调理时,配薏苡仁、当归健脾活血。但要注意,中医讲究“辨证施治”,每个人体质不同,用药得根据具体情况调整,用药建议咨询中医师。
配资公司网站,炒股入门与技巧,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